Kaiyun - 中国权威官方网站

『新闻大全』

经济观察)海南向“绿”前行 装配式建筑加速出海

2025-03-10  

  作为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CBD)的第一高楼,34层、150米高的中国石化自贸大厦主体结构现已完工。中建五局海南分公司中国石化自贸大厦项目生产经理何亮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其工程建设以装配式钢结构为主,装配率达到75%。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海南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近年来,海南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和低碳、零碳建筑逐步示范推广,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据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2024年海南省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面积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75%。到2025年,海南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大于80%,基本形成以临高县金牌港为重点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金牌港开发区已成为海南最大的新型建筑产业生产基地,现有200多家装配式建筑企业,其中实体制造工厂46家。金牌港开发区首席服务专员、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宏瑞透露,2024年,该开发区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年产能占海南全省一半以上,装配式钢构件年产能占海南全省超三分之一。

  “装配式建筑更加环保、低碳和高效,实现了建筑从传统现场浇筑施工到工业化制造的飞跃。”马宏瑞说。

  在金牌港开发区,中铁建设建筑发展(海南)有限公司有7条生产线,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等多类装配式部品构件。该公司执行总经理曹志永说,公司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工产品,使构件的制作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有利于施工时控制建材使用量,避免水泥等高碳排放材料过度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强度高、密度大,以其建成的建筑可降低空调、供暖等设备的能耗。

  “公司已引进装配式构件的二氧化碳气体养护技术,将来部分产品计划采用二氧化碳进行养护。”曹志永解释道,该技术通过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放置在密闭空间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利用水泥基材料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这不仅能缩短养护时间、提升产品强度,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

  龙庆东南(海南)绿色建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许苗苗认为,传统建筑的施工材料由不同供应商从各地提供,需多次运输,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量大;装配式建筑构件属于一体化的产品,企业可提供“一站式”的直达服务,运输效率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拆除时,其中的钢构件可回收利用,可减少因建材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自贸港优势,支持建筑企业和构配件生产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带动装配式整装产品、部品部件、机械设备和劳务服务联动“出海”。

  为拓展国际市场,金牌港开发区带领园区企业先后组建中阿合作群、中柬合作群、中马合作群、中白合作群等海外产品销售拓展群,助力园区产品“出海”。马宏瑞称,金牌港开发区生产的装配式部品构件已出口新加坡、柬埔寨、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同时,金牌港开发区港口及配套工程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设计吞吐量1600万吨,建成后将新增2个7万吨级和5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曹志永表示,项目建成后,公司所需原材料可从粤港澳大湾区或国外直达园区,产品也可通过港口外运至中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物流成本将大为降低。(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上一篇:光宝电子取得建筑空间的模型生成系统及模型建构方法专利
上一篇:中广核成功申请墙孔洞模型专利推动建筑行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 建筑与设计学院举办院系领导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活动

    建筑与设计学院举办院系领导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活动

      为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倾听学生心声,回应学生关切,12月3日下午,建筑与设计学院开展了“院系领导与学子面对面”座谈会。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彭金生,院长李枝秀,党委副书记熊宁佳,副院长黄景勇,党委委员、城乡规划系主任周志仪,党委委员、艺术设计系主任梅小清,工业设计系主任张志华,建筑系副主任范丽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邱...
  • 点亮“安居梦” 筑就“幸福家”——第二届“好房子·好社区”高

    点亮“安居梦” 筑就“幸福家”——第二届“好房子·好社区”高

      “好房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好房子”,每个人的心中也会有自己的“好房子”。  “好房子”“好小区”应当具有六大特征:绿色低碳,建筑选材要好、建筑能耗要低、降碳节能要可持续;安全耐久,配备安全防护措施、材料安全性好、建筑耐久性强;智能科技,社区智能化Kaiyun中国管...
  • 以木为笔这位桂林小伙的古建筑模型令人叹为观止!

    以木为笔这位桂林小伙的古建筑模型令人叹为观止!

      在桂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有一位90后小伙,他以木为笔,以匠心为墨,精心制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木构模型。他就是石荣敏,一位专注于中国古建模型制作,用双手和智慧让千年古韵重生的青年匠人。  出生于1993年的石荣敏,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人。他于2012年考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现南宁理工学院)...
  • 从北京到成都用古建模型叩响文化创新之门

    从北京到成都用古建模型叩响文化创新之门

      “在成都创业,就像在一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播撒种子,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养分。”4月1日,春日的阳光穿过成华区旷古之约文创体验馆,在满桌微缩模型上投下斑驳光影——栋方木作主理人、北大规划艺术城市中心特聘专家张翔在回蓉创业的第7年,已完成近300款传统建筑木模型。  张翔说,由于古建筑与...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