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 中国权威官方网站

『新闻大全』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

2024-10-13  

  kaiyun中国网站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近日,建筑工程学院“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在党群服务中心隆重举行。浙江中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斯浙柯、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韩晶晶、教务处副处长徐映红、公共事务管理处副处长郑敏华、学院党委书记李娜、副院长杨博及百余名师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郑磊主持。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图1)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党员结合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党建育人品牌,制作了“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系列红色模型,展现大国崛起的蓬勃力量。韩晶晶和学生代表共同为“港珠澳大桥”主模型揭幕。红色模型制作团队学生代表王嘉琪分享心得,这一个个模型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赤诚担当。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图2)

  为强化党建引领动能,实现校企协同发展,浙江中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慷慨捐赠31万元,在建筑工程学院设立花卉学课程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花卉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改探索等内容。斯浙柯向李娜递交捐赠支票。李娜为浙江中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颁发捐赠证书。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图3)

  为创新红色文化育人载体,在花卉学课程建设专项基金资助下,学院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相促,组织风景园林系同学种下300棵寓意着坚定信念、永不言弃革命精神的杜鹃花,打造了理工杜鹃园,徐映红和郑敏华为杜鹃园揭牌。接下来,杜鹃园将作为《花卉学》教学实践基地,用于开展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关教学活动。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图4)

  李娜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学院正处在爬坡过坎、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学院将以此次红色文化节的举办为契机,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拓红色文化载体,多措并举构建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贡献建工力量。

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初心・匠心”第七届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新中国标志性建筑”红色模型展暨杜鹃园揭牌仪式(图5)

  仪式上,出席领导为学院2024年度“优秀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杨博为“揭榜挂帅”各教工党支部代表授榜;李娜为社区功能型支部授牌。

  揭幕仪式后,风景园林系教师张璐在学生活动中心广场开设了“花韵颂党恩,同心庆华诞”主题创意插花课程。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师生踊跃参与,大家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花意艺术品,通过现场创意插花的方式,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建筑工程学院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此次系列活动是学院持续完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的有益实践,也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贯彻和践行,通过寓教于劳的方式,让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在感受劳动教育的同时,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教育成效显著。

上一篇:关于征集建筑信息模型(BIM)国际标准试点的通知
上一篇:今年首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名单公布

猜你喜欢

  • 行业首发!海螺集团发布“AI+水泥建材大模型”

    行业首发!海螺集团发布“AI+水泥建材大模型”

      4月23日,海螺集团携手华为发布“AI+水泥建材大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这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4月,海螺集团联合华为启动大模型建设,依托华为kaiyun平台官网登录 开云网站云盘古预测、视觉及自然语言大模型技术,梳理出覆盖矿山开采到包装发运全流程15类...
  • 浪潮数字企业魏代森:坚定“AI First”战略引领企业数智

    浪潮数字企业魏代森:坚定“AI First”战略引领企业数智

      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网站全球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化新格局。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推动高价值智能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成为每一家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为助力企业在AI浪潮中锚定方向,浪潮数字企业近日在北京召开“AI向新·潮涌未...
  • 可穿戴能源管理設備來了!

    可穿戴能源管理設備來了!

      當科幻照進現實,人體或將成為能量流動的智能電網。日前,記者從太原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孫宏斌團隊提出“人體電網”創新概念,通過可穿戴技術實現個體層面的能源管理,為全球節能減排提供全新路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通訊工程》。  近年來,全球氣候危機加劇,傳統的能源解決方案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節能減排需求。盡管大規模能源...
  • “五一”假期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打烊” 劳动者们用奉献书

    “五一”假期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打烊” 劳动者们用奉献书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