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 中国权威官方网站

『新闻大全』

以创新之路 书建筑辉煌 ——记岳沐慈曹秀玲等科技创新团队

2025-03-07  

  奋斗是时代的底色,如果能够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方向,那么曾经的梦想就会照进现实。岳沐慈、曹秀玲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同舟共济,并肩前进的创新团队。

以创新之路 书建筑辉煌 ——记岳沐慈曹秀玲等科技创新团队(图1)

  巾帼之志,铿锵绽放。梦想之路,不分性别,唯有坚定,方能到达,在建筑领域,岳沐慈、曹秀玲团队走在了建筑创新的前沿。

  安全是建筑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面对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建筑的抗争能力,关系着大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团队在工程抗震防灾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致力于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减震隔震技术方面,团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防灾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团队还积极关注农户抗震防灾,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实际问题。自2012年起,他们深入探索既有建筑效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成果先后获得两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老旧小区的建筑效能,也为城市更新和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自2015年起,团队便致力于综合管廊灾变控制与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的研发,旨在提高地下管廊的抗震、抗自然灾害及抵抗不均匀沉降和变形的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在2023年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团队增添了新的荣誉。

  荣誉是属于全体团队成员的,例如团队科研的核心力量岳沐慈不仅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思路和方法,还亲自撰写英文论文和专利申报材料。在她的引领下,团队成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英文论文,并成功申请了60余项国内外专利。这些专利的获得不仅充分展示了团队的科研实力,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超过20名精英成员,披荆斩棘,夜以继日,成就了今天的团队成果。”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奋斗,只有目标一致,每个人都发挥其才智,团队才能更上一层楼。

  虽然已在相应领域取得不俗成绩,但岳沐慈、曹秀玲教授团队依旧创新前行。他们关心城市改造,更关心如何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它的韧性。同时,积极引入新能源,比如分布式能源,并通过多种能源的组合来改善能源结构,以此减少污染,实现减碳降碳的目标。

  建筑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建筑的特色是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绿色是中国的目标,也是团队的目标。

  目前,岳沐慈、曹秀玲团队已经在工程抗震防灾 、节能减排、 效能提升、 品质提升方面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7部,申请专利60余件,软件著作权10项,参编行业标准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 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还推动了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

以创新之路 书建筑辉煌 ——记岳沐慈曹秀玲等科技创新团队(图2)

  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有其自己的特色。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建筑项目的日益复杂,对更智能、更高效的建筑方法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并达到最高标准至关重要。建筑信息建模(BIM)和发展水平(LOD)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模与虚拟技术的一项革命性的开发。 它不仅可以运用数字化、标准化特性整合计算机信息产出 3D模型,还具备强大的建筑物模拟化与可精准的传递沟通能力,可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但模型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其承载信息的数量与准确度。当前国内对于BIM模型精度的定义主要是借鉴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出的对模型精细程度的定义即模型细致程度(LOD)。作为团队的核心,岳沐慈在这个领域,有着独特的创新和见解。

  岳沐慈拥有雪城大学的建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Golden Trezzini award奖等。她还持有LEED Green Associate和WELL AP等多项行业认证。专注于在关键的施工图阶段使用BIM优化项目工作流程的她,参与了从娱乐度假村到精品酒店的多个项目,她将丰富的国际经验与精湛的技术专长融入建筑设计工作。

  岳沐慈的背景突显了她对LOD和BIM的深刻理解及影响力。在岳沐慈看来,LOD标准不仅仅现代建筑的行业标准,更是创造一种所有项目参与者都能理解的共同语言。

  “LOD就像是建筑项目的路线图,它确保从建筑师到承包商,每个人都清楚每个阶段需要的细节水平,从而减少混乱并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这就是岳沐慈对它的理解和认知。

  而LOD的影响也体现在现实工程中。岳沐慈通过LOD标准的应用,确保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井然有序,从而减少延误和成本超支。在遵循行业标准的同时,岳沐慈还在定义新的标准。通过将LOD融入合同和项目工作流程,引领了一个强调精确和责任的新建筑浪潮。

  现在,岳沐慈、曹秀玲团队以国家需求,城市发展,建筑安全,绿色环保为方向,不断的勇攀高峰,自我超越,在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书写奋斗者的使命与担当。(文/陈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央定调!2025年养老金调整,工龄15年涨100,30年涨200,可行吗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北控加时险胜浙江:余嘉豪25+24 里勒46+8+8约克48+10+11+10三分

  15分大逆转!深圳男篮险胜江苏,贺希宁30+9周鹏19+4,威姆斯全能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kaiyun中国网页版登录

上一篇:五个大模型视角下的任正非
上一篇:中国建筑信息模型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策略研究(智研咨询)

猜你喜欢

  • 中國制冷展:海爾發布AI建筑最新成果

    中國制冷展:海爾發布AI建筑最新成果

  • 智慧交锋 激情飞扬 2024年南宁市中小学车辆建筑模型比赛火

    智慧交锋 激情飞扬 2024年南宁市中小学车辆建筑模型比赛火

      车模少年,风驰电掣;迷你足球,激情飞扬;电动竞速,智慧较量……11月9日,2024年南宁市中小学车辆建筑模型比赛在南宁市翠竹实验学校举行,全市172所学校的2589名选手参赛。  比赛设有太阳能动力车直线竞速赛、四驱车竞速赛、安全行车积分赛、三对三遥控车足球赛、电动越野车竞速赛、建筑模型共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考验参...
  • 以智能建造为抓手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以智能建造为抓手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2022年入选试点城市以来,天津市以开展全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促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  2023年3月出台的《天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年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提出“截至2025...
  • 北京中軸線建筑模型首次亮相服貿會

    北京中軸線建筑模型首次亮相服貿會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李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4年服貿會上,北京中軸線建筑模型亮相,這是該模型在中軸線申遺成功后的首次展出。  在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清華設計院展區,記者見到了...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